要学会成就内心的真佛。有一句偈语:“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就是告诉我们,佛在哪里?就在你的本性中。你去跟别人求、跟别人学,其实在你的内心深处就有个灵山塔,这个灵山塔你一求就灵,你只要好好地在灵山塔修你的功德,你就会圆满地在人间。
“汝心本性观自在,九识佛心藏真谛”,这几句偈语就是告诉你们,人本身就有一尊本来佛,那叫自性佛,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找不到,而在色、受、想、行、识中追逐那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欲望,迷失了自己的希望?我们人很可怜地在外境中找遍外在的一切,却忽略了自己内心本性的珍宝,空在世上几十年都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我”在哪里,连自己都不知道“我”在哪里,活在这个假我中,天天为了面子、为了虚妄,去跟别人斗、跟别人争,这就是我们不懂佛法。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德能的人,有智慧的人能够安排好自己的心态,有道德的人能够安排好和别人的关系,要向心内寻觅你的真正的佛性,你就能成就你内心的真佛,要点亮自己内心的佛灯。现代人经常强调净化环境、净化社会,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从净化自己、净化心灵做起,所以“心 靈 法 門”就是从净化心灵的佛性开始的。我们的心在人间经常被愚痴、黑暗、无明、烦恼所遮蔽,每个人的自性里都有一盏心灯,我们要把这盏心灯点亮,能够照出智慧的光芒、般若的光辉,就能赶走身上无明和烦恼。一个有智慧的人,怎么会有烦恼呢?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会有般若。想一想,很多人对一件事情想不通的时候,就是不肯放下,要面子,有时候你只要跟别人说一句“对不起,我做错了”,这件事情马上就没了,根本用不着背负很沉重的包袱,一天、两天、三天……这么折磨自己的内心。一句话可以化解冤结,一个笑脸可以化解烦恼。人总是在自己的美容美颜上或者在美体上,但是忘了应该好好地让自己的心变得美、变得善良。你点亮内心的佛光,你就是心灵美。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55集 《汝心本性 观自在》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到了一定的时候,修到自己的内心可以控制自己的外心。当自己的外心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明明知道不如理不如法,你的内心就可以有一种正能量从八识田中出来,消除第七意识和第六意识的感官意识。比方说,“我今天可以赚这个人的钱”,那是你应该赚的你可以去赚,但是在你的八识田中,我们学佛人不能去赚那些老弱病残、穷人、经济上不是太好的人的钱,那么这个第八意识的存在就是否定了你的第七意识“只为自己赚钱”的概念,这样你就是正能量战胜了你的负能量,你就止念了,你就制止住自己不好的贪念和人间红尘中的杂念。
修行人要懂得自修,经常自己问自己“我这件事情做得对不对”,经常自己跟自己检讨“我在这一段时间中有没有贪瞋痴慢疑,我有没有经常不去做一些善事而经常去想一些小事情”。有时候不该讲的就不要去交谈,有时候不该做的事情就不要去付诸行动。经常问问自己的内心,用我们现在人间的话讲,经常问问自己的良心,你的良心对得起自己今天做的这件事情、今天说的这句话吗?这就叫觉悟,这就叫自觉。
有时候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伟大,我们是谁自己都不知道。你是谁?你到底要往哪里去?从哪里来?一切都在无常中。我们人应该寻找人类原始的、淳朴的、朴素的单纯,那就是我们原始的佛性,真正找到自己本初的觉醒。“佛”这个字,梵文翻译过来就是觉者,就是个觉悟的人。当你一旦在人间觉悟了,你就可以驾驭这个世界;当你还存在着迷惑颠倒,天天不知道应该怎么解脱,活在烦恼之中,你感受不到痛苦而实际上你在承受痛苦的这颗心,自然在承受着更多的负能量,让你不能解脱。我们学佛之后要成为一个觉者,成为一个能够控制自己的意念、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这样才能境界提升。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20集 《在无常中寻找本性》
B3.成佛成菩 薩必须要吃得起苦,不是靠讲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Shuohua20160826 01:36
女听众:有的同xiu学佛遇到困难以后,有的人一个巴掌就能给打倒,有的人一个狂风暴雨就会被淘汰出局而退转。而真正修行者是绝对要经受住各种考验,学佛要有坚定的意志力和道心,要有强大的成佛的愿力和丰富的佛学知识来超越困难修行。请師 父开示,超越困难是不是双倍功德,是不是也是修行的高境界?
臺 長答:你听听看就知道了,傻姑娘,《西游记》里边唐僧“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真经;那如果平平坦坦的路,能不能到西天去取经?在人间你就是不学佛有没有困难了?(是。因为他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要经受很多的考验和磨难,才能……)更多,比在人间的成佛还要难,因为他要经受考验的。明白吗?(是。所以要有很丰富的佛学知识和强大的成佛的愿力,才能越过这些困难)因为有些人的性格就注定了他的命,所以人的性格是最重要的。你要记住,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佛,“从小一看、到老一半”。很多人从小的性格就是好吃懒做的,他成不了佛的;有的人从小……你去看好了,以后成功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总有一种非常非常超人的精力。比方说臺 長,我年轻的时候想要努力,要做三好学生,我就一定能做到。你要克制自己很多私人利益的,你没有克服私人利益的那种境界,只想着自己的话,你哪辈子……大起来怎么能够变成一个好孩子?很多人从小就会照顾别人,从小就会在家里照顾爸爸妈妈,大起来他真的到了公司里边,是做总经理的。这个从小一看,好吃懒做,喜欢怎么怎么;还有的女孩子被人家捧惯了、弄坏掉了;还有的年纪很轻谈恋爱,家庭的不幸造成了自己的放荡,接下来这辈子肯定就完了。你想想看,学佛也是这样,动不动就退转的人,这种人学得好吗?看看我们的僧伽大师;再看看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经过千难万险把佛法传到日本;看看我们伟大的佛陀;看看观世音菩 薩;看看我们的济公活佛……哪一个大菩 薩不付出?《西游记》的主人翁(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真人真事)很难的(他有一句我非常崇拜的话,就是“只许向西,不可东移半步”)其实他讲这个话,并不是说你走的路,而是说你心里的位置--你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只能向西。你今天要想成佛,你只能向佛,不能向其他的(对对。历史上所有的伟人都是经受很多的困难,超越过去才能变成伟人)对(我们学佛也是要这样)吃得起苦(成就菩 薩就是要超越这些困难的考验)嘴巴讲有什么用?“呱呱呱”,我看你倒蛮会讲的,要做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靠讲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菩 薩修心为了跳离生死道,也就是封闭生死关,菩 薩就是为了把生死关给封掉,所以,菩 薩才会寻找到超脱六道,进入四圣道,得到完全的解脱。但今天菩 薩发愿,生生世世地救度众生,因为是菩 薩,他发愿要解救众生于水火之中,所以,他看见人间这个火坑,菩 薩也得往里跳,因为菩 薩救人就必须要到人间。因为消防队员要去把人家从火坑里救出来,他就必须冲进火坑里,这就是佛,这就是菩 薩。菩 薩因为已经许大愿了,菩 薩说了,生生世世要救度众生,所以,陪着众生过生生世世的人间生活啊。你们身边都有菩 薩,你们周围都有菩 薩啊,所以不要对身边的人不好,对身边的人不好,实际上就是对菩 薩不好,因为众生就是未来佛,所以对众生要爱护。
——白话佛法第七册:27篇 《心空才会因空果空》
一个人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居士,修行的路都是从凡夫开始修,修到成道成佛。我们很多人就是从凡夫俗子开始转变境界,来脱离红尘的污染。学佛非常不容易, 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 仗着佛卖钱,越修越远了。为什么?因为我们不能保持永恒的初始心;因为我们的心念必须纯正,才能成佛。所以師 父为什么对你们这么严格?就是要你们保持纯洁的心。出家的人要像小孩般纯洁,没有出家的人也要像孩儿般纯洁,这个时候成佛有余。不要以为成不了佛, 很多人经常讲“成佛很难,佛离我们很远”,其实说“佛离我们很远”的人,是因为心已经离开佛很远了。有些人说“佛就在我们身边,我最近怎么感觉佛就在身边, 他在管住我们”,你成功了,因为佛离你越来越近了,护法神离你越来越近了,菩 薩就会离你越来越近,你成佛的机缘就越来越近。如果你这个人整天没有人管,整天感觉“我什么时候能修成?我什么时候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能够到心灵净土世界?”这个时候其实你的心已经离开了佛。
所以佛经上讲,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大家想一想,初发心就是本性,当你刚刚开始修行的那一颗心,就是成了正等正觉光明心。佛说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人的第一个念头看事情是看得最清楚的,刚学佛的时候,看问题是看得最清楚的,看清了道路和方向,成就了菩提, 心中有佛,然后慢慢拥有了菩提心,再修,就能修成佛道。最初的那个出家心,那个想一世修成的心,想离苦得乐的心,就是那个求佛之心,才是真诚永恒的如来之心——原来的心。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72集 《修心如初 远离迷境》
能够放下自己,才能真正了解众生。过去有很多徒弟跟師 父学佛,天天打坐、念 經、磕头,他们说:“我这样就能成佛了吗?”師 父就告诉他:“你打坐也成不了佛,你念 經也成不了佛。”那么很多徒弟就问師 父:“那我怎样能够成佛呢? 師 父就告诉他 因为佛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佛。 这个哲理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很多人怎 么会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学佛人,怎样能够让自己变为菩 薩?因为他无我。他没有想过“我今天要做什么事情,是为了我的将来、我的名、我的利 …………”,因为他一切都忘记了。
没有我相,才能有佛相。一个自私的人,哪来的佛相?所以佛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佛,他成佛了。一个善良的人从来没想过要占 别人 便宜,但是他最后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佛想过什么?佛只想:怎样来救度众生?怎样来施舍予别人?怎样能够让每个人心灵充满智慧和般若?佛菩 薩每天就是想着怎样帮助别人、方便众生。如果我们天天想着舍下自己,能够为别人多多着想,凡事为别人服 务,每天想着“我应该为他多做一点,我应该帮助他,我应该去承担责任”,然后每一天默默地付出,而且不夸耀自己,慢慢地只是在责任中理解、包容、原谅,在学佛中没有任何欲望和贪图,这就是无欲。一个人没有欲望地付出,就是未来的菩 薩。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01集《 起心动念即是业》
很多人问師 父:“師 父,我们学佛,要成佛,有没有几个种类?”師 父问问你们有没有种类?当然有了,而且告诉你们,有三种成佛的方法、成佛的种类。
第一,克期取证,即身成佛的大圆满法身。也就是说,你在人间成佛所有的因缘成熟,成就你佛性的大圆满,你用的是人间的智慧和法身,靠自己的力量。“克期”是什么意思?“克”就是制定,“期”就是时间,实际上 “克期取证”就是给你定期的时间来成佛。很多人不知道,以为一直可以拖下去,以为时间到了就可以成佛了。要给自己定时间的,限定自己成佛的日期。克期取证就是限定自己的日期,学佛修心,然后成道,以期得到佛果。“取证”就是得到证悟、得到证果。
第一个“克期取证”是定时间地成佛。很多人为什么说“我修心,准备一世修成”?这个是不是日期?你这一辈子就必须修行,一世修成,就是在你有生之年, 不是“克期”吗?给自己一个时间。所以你们念 經也好, 学佛也好,你想成佛,必须给自己时间:“我从今往后再也不浪费时间了。我这点经文一定要几个月当中把它念完。”这个都是“克期”,要有日期。你跟菩 薩讲话,很多人说“我跟菩 薩许了这么多愿,为什么不灵?”你可以讲很多,但是你没给自己一个时间,所以不能算。“菩 薩,我一定改。”“菩 薩,我以后一定会吃素的。”你说这算什么愿力?哪一个更能得到护法神对你的保佑,得到菩 薩对你的赞许?“克期”——要有时间的,包括一世修成,它也是个时间。你忙了半天,说“我以后一定吃素”,没有用的,这种不算愿力,不知道哪年哪月了。要成佛的人一定要有时间,叫克期,定时定点地做得像佛一样,然后得到圆满成佛。
第二,命终登位。一个人成佛,到临走的时候,佛陀以及很多的佛,或者你跟哪位大菩 薩、佛有缘分,他们就会从天上下来接引你这个报身,用你自己的力量和菩 薩的接引成佛。因为你的一生都修得非常好,命终了, 你上去了。
第三,中阴转成。应身,“中阴”就是中阴身。第三种成佛比较难一点,它主要是靠人间的法界力,人靠法界的力量。你今天在人间是大上根器者,是乘愿再来的菩 薩,然后你一直在做善事,一直在修心,一直在帮助众生,慢慢地有一个迁识法。迁识法是什么意思?“迁” 就是移动的意思,迁动你的意识,转变你的意识。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想成佛,他必须转变他在人间的意识,因为人间的意识都是有漏的八识,不圆满的,人的八识田中是不圆满的。举个简单例子,“我帮你有目的”,你说能圆满吗?“帮你”是不是众善奉行?对。你说“他以后也能帮我”,这个“帮”就不是纯善了吧?所以師 父跟你们讲,要转变自己的意识,“我今天帮你,我完全没有任何所求”,你自性才能解脱,才能成佛。实际上第三个中阴转成,讲的是你的觉悟,因为你不需经过中阴身而成就。也就是说当你要走的时候,可以魂魄直接就上去了,用不着到地府阴间里去转一转。这个时候你虹光化身,就像彩虹一样的身体,自主生死,所以就会进入安乐的净土和寂灭的常寂天。也就是说你靠自己的觉悟,干净成佛。
——白话佛法视频开示:第88集 《佛法的无生无灭》
--- 以上内容排版、视听资料处理等如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 薩和护法菩 薩原谅!请各位师兄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