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劣根性,越贪越贫,生惊疑恐怖,漏尽功德,贪过头了下地狱
人为什么会贪,師 父曾经讲过,人对很多事情都不满意,喜新厌旧,得到了还要更多,这都是人的劣根性。人总是喜欢,今天看见好的,一定要把它拿回来,像宝贝一样,其实这就是贪。
中国文字的“贪”字,上面一个今天的“今”,下面一个宝贝的“贝”字。就是今天你得到的东西你把它当宝贝,过一段时间你就会把它扔掉了,这也是人的劣根性。
人为什么有喜新厌旧的劣根性,因为喜新厌旧的本质就是贪。人看见好的东西都想要,就是一个“贪”字。
(每日佛言佛语-戒贪清净是真修 20210616)
Wenda20141102B 40:14
女听众:師 父曾经开示过说“你有多少苦就有多少贪”,我想再请教一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臺 長答:也就是说你自己的福报越不够,你人间的这种惡行、惡的那种不好的东西就会越多。举个简单例子,越穷的人越会贪,越没钱越想要钱,越没钱。听得懂了吗?(嗯。那如果越有钱的人呢,他也说他苦呢?)越有钱的人他苦是分好几种的。他也是贪,越贪也是越苦,他有钱不知足,不觉得他很有钱,所以他继续贪,贪到后来越贪越穷(苦的人他贪有错吗?)苦的人贪就是有错,已经很苦了,就不能贪。要知足常乐,要知道自己前世没修好,这辈子要广结善缘。虽然穷,也要布施,那么这样的话,穷人的布施比富人的布施更值钱(明白了,谢谢師 父)
所以要明白,我们不要执著啊,我们做人要有涵养、要有修养,我们不要有贪著心啊。这个也要,那个也要,就叫贪著心。我们不能烦躁,我们不能有妄心,妄心就是得不到的东西我一直想得到。我们要想想菩 薩的境界,我们要想想我们不要生欢喜贪著,这样的话,我们才不会生出恐怖惊疑啊。大家想一想,很多事情就是先贪,贪不到了之后,人就惊恐生疑。臺 長在这里举个简单例子,比方说,你想做局长,你贪了,所以你每一天上班,看见周围人对你的反应,你都会惊恐,你会怀疑、猜疑,他们到底对我怎么样?他们会不会选我做局长?他们会不会到领导面前去讲我不好?他们会不会在背后捅我一刀?所有的一切就是因为你想做局长,因为你的境界是贪著,所以你就会生出恐怖和惊疑之心。真正的学佛之人,不贪、不求、无碍、无罣碍,就是好的境界在你心中。不贪之人,境界对你非常的有利,就是魔障,也会对你无奈。因为你的境界高,所以魔就搞不倒你;因为你的境界低,所以魔就能进入你的心田;因为你的心中有佛常驻,魔就没有地方可以到你的心田;因为你的心中常生和魔境相同之利益所需,那么魔就很容易上到你的心田。所以,我们不要被魔转,我们不被魔转,我们就能上进啊。我们不要被魔所转换环境,我们才能找到路,这个人才能进步。
白广二22
太过于贪的人,也是有漏啊。贪名、贪利、贪钱,什么都贪,看到你好了,我比你还要好。師 父跟你们讲,不要贪,而且贪是大漏,不是小漏,不贪的人长寿。
師 父有时候就很欣赏一些做生意的人,他们的生意做得很大的,他们跟師 父说:“師 父啊,我以后要早点退休,我跟着你去弘扬FO法。”師 父听了很开心,觉得他们的觉悟很高,因为他们不贪了。做生意的人很容易贪啊,要了这个、要那个,投资了那个、要这个项目。他们能说这个话,说明他们已经有境界了,已经不为钱财所动了。
師 父告诉你们,整天追求,整天得不到,整天就会难过,整天就会忧愁,这种漏叫漏心啊,难过不难过啊?今天想做卢臺 長,明天想有个神通,后天想跟卢臺 長一样跑出去受到人家欢迎,这也叫贪啊。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很多女人欣赏男人,她愿意像男人一样,把头发剪短,性格完全像男人,因为很多女孩子从小就被爸爸妈妈当男孩子一样养,行吗?还有很多男人欣赏女人,因为女明星受这么多的人崇拜,他们就化化妆、整整容,那不是成了泰国人妖吗?该你的就是你的,不该你的,不要去追去求,否则一定会伤害你的。心漏了,情也漏了,什么都漏了,漏到后来漏光了,那么就死了。
人的心是永远不能满足的,不要去追求,你的心就会慢慢地得到满足,你的心就会慢慢地得到圆满。所以,要不然想得到圆满心,就一定不能有漏,否则你会失去真正的智慧,你就会拥有无明。
白8-30
过去我们说财色名,现在又多了两个字“食睡”,就是五贪。财,不要去贪;色,女色、男色不要去贪;不要去追求名和利;不要吃得太饱,拼命吃,也是贪。吃得太多也是一种罪孽啊,吃得太饱的人,脑子就不好使。你们去看好了,很精的人都是瘦的,很胖的人不太容易动脑筋。吃饱了的人容易睡觉,因为大脑供血不够,人就会越来越傻。喜欢睡觉的人,整天不想起床,这些都是学佛人的禁忌。
接下来跟大家讲,“财色名食睡”被称为是下地狱的五大根。如果你们的这五个根不好,对不起,你们可能就要下地狱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财贪过头了,为了赚钱害人,是不是下地狱啊?色,很多人为了色,最后被抓到监狱里,判刑,对不对?为了一个名,争名夺利,最后不择手段把人家害死,对不对?食,为了吃,把自己身体吃坏,会把自己害死,人家看见你拼命吃,说你是饿死鬼投胎。在人间吃东西要有节制,很多人吃东西喜欢抢着吃,那是饿死鬼投胎啊,你们的长辈没有跟你们讲过这些事情啊?接下去是睡觉,睡得昏沉了,整天喜欢睡觉。到人间一辈子,什么都不修,什么都不学,浪费时间,坏事拼命做,最后下地狱,不修的人很容易下去,凡是做错事情,他不修,他就下去。实际上人晚睡当然不好,但是要早起。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你早上要是爬不起来,把美好的光阴睡掉的话,你真的是很可惜。
白7-43《去除轮回的根本》
不净观,慈心舍施,修意识管好心,断欲望,领悟人间一切皆空
師 父接下来要告诉你们很精彩的东西,就是怎么样来对治、解决五盖。
贪欲,第一个盖是贪欲,五盖里面的贪欲盖,对治它只能用不净观和布施行。要用不净观和布施行来对治贪欲盖。
不净观是什么?不净观是禅定修持的重要方法,就是要想到人间的一切都不干净,从而去除自己对欲望的贪恋。这个人间有什么好贪的?贪来的钱财要倒霉。现在多少人出事情不都是因为贪钱吗?很多人一辈子努力,到了最后不都是栽在钱财、男女之色上吗?你要用不净观去看待事物,就是说,贪来的钱财都是不干净的,不是自己的不要拿。中华传统文化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要有道理才可以拿钱,没有道理的钱财不要去拿,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很多女孩子跟男人做坏事,就是因为拿人家的太多,吃人家的太多,这样的女人就会不值钱。女孩子自己一个人也可以活得挺好的,为什么要去贪男人的钱财呢?今天这些钱财,你要看到它会污染你的心灵,让你堕落,所以你要把它看作是不干净的东西,你不能去贪,不能去拿,这样你就克制了自己的贪欲。
(广播讲座84. 去除五盖 对治不净)
不悭贪而慈心舍施。一个人不贪,他一定会舍;一个 人什么都贪,这个要,那个要,这个人不舍得舍出来给你的。你去 看,这个人垃圾堆了一房间,他都不舍得拿点出来给你的,实在发 霉的东西他才拿出来的。悭贪的意思就是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不 肯施给别人,就是“不舍施人”。不肯施人,但欲归我。什么东西, “哎,给我给我,我都要”。这个人说: “哎哟,我不要不要,我 有了有了,我可以了可以了。哎呀,这个大家来一点。”你只要分 他东西,他就说: “来,大家一起来。”这个人脑子里就有众生心。 什么叫悭贪?就是追求过剩,追求的东西过多了。追求过剩,他会 产生一种不好,就会产生一种罪孽,叫罪孽缠身。
过去讲,一个人 不悭贪,这个人就会积福积德,这个人就会慢慢地慈心舍施。所以 佛经里面有一句话,叫“能舍施者,可得富贵”,一个人愿意把东 西给别人,一个人愿意施舍给别人,“来,大家一起吃。来,大家 一起玩。来,这个东西你拿一点,我也拿一点”,这种人,我告诉 你,可得富贵。你看小孩子就是这样,什么东西,“这是我的,那 是我的”。佛陀讲过一句话,“贪多业亦多”。贪多的人,你的业 障也多。“取少业亦少”,少拿一点,你的业障就少很多。你们想 想看,你去贪好了,你贪多,你的业障越多;你少一点,你的业障 越少。对不对?
佛陀继续讲,“万般苦恼事”,世界上一万个苦恼 的事情,“除贪一时了”,你不贪了,什么都没了。你们想想看, 你们烦恼的事情,哪一件事情离得开贪?所以人生因为贪,越贪越 苦。人生不就是因为贪才违法乱纪吗?所以人不要去贪。慈心舍施 以对治悭贪,对治就是跟它对抗。悭贪,不贪的人,只要拼命舍的 人,你这个贪心就慢慢没有了。
广播讲座8《守十善业就是超脱》
B7.如何理解“三轮体空”;如何不让外心影响到内心
Wenda20150301B 03:42
女听众:还有“三轮体空”这个问题,就是现在做任何事情应该以三轮体空去做,才算真正的功德,是吗?而且还要不着“功德”这个相?
臺 長答:其实著相、三轮体空讲的都是一个人意识当中的空。人的意识空了,三轮才会体空,你的意识才不会著相。所以真正的修心,修的你的意识(臺 長以前有开示过说这个修心……我们看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心智一动,这个“心”是属于六识妄心,而不是我们的真心,真心是如如不动的。但是怎么去看住这个心,不会去妄动呢?)你是学了一半,懂一点点,但是又有很多问题。举个简单例子,你坐在家里挺好的,很安定了,突然之间人家说门口在免费发牛奶,你心动不动?你的本心是坐在家里不动的,对不对?但是你突然之间一想,人家都在拿免费的牛奶,我也出去吧,我也去拿吧,你是不是心就动了?那么这个心动就是你的外心,你本来的心呢,是“不去了,有什么好去的?让他们去拿好了,我反正自己花钱买就是了”。后来一想,外面大家都在拿,不拿白不拿,我不花钱也能拿,为什么不拿?我明天早上还不要买呢。这就是你的外心影响着你的内心。那么你刚才问我怎么样让内心不受外心的变化呢?很简单,就是如如不动,就是说不管什么事情发生了,我还是我自己,我还是坚持自己“我原来想做什么”,而不去受到外界和外层的影响。这就是人为什么能自修成功。不受外界的影响,他的本心是善良的。现在的人个个都在贪,如果学佛的人就不会贪,那么你就是一个不贪着的人。大家都贪,你为什么不贪啊?大家都出事,你为什么不出事啊?(臺 長,那就是说分分秒秒都要看住自己的口业和意念)对了(那就没有时间去忙世间法。臺 長以前也开示过,在10秒之中犯了这些小业的话可以用七佛灭罪真言去消业,但是起心动念无不是业,那就导致分分秒秒都要不停地去念这个咒……)我问你啊,我要不要分分秒秒念啊?因为我没有起心,我也不动念的,你告诉我再诱惑的事情臺 長心不动啊,那你为什么动啊?因为你动了你就必须要念,不是说你分分秒秒念,是因为你心不停地在动,所以你就不停地在念。
Wenda20180729B 08:41
男听众:人的成就就像大树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欲望就像树叶越来越茂盛,就算树叶掉了,很快又长出新的(对)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对)人,生在欲望中生,死在欲望中死,没有尽头啊。请问師 父,欲望的根来自于何处?
臺 長答:欲望的根来自于人的本性,本性的八识田中。因为只要是人,他就会带有八识田中的人的各种劣根性。九识田中虽然是佛性,但是八识田中的东西太脏了啊(是啊。那如何才可以断欲望呢?)修啊,把欲望修掉。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看见一个异性动心了,你就问我“如何能够把它断掉啊?”不要去想,不要去看,不要去接触,你不就断掉了?(明白了。其实就是守戒,是这样吗?)对了。就是不要让自己去接触它,你就守住了。你想了、你去碰了、你去看了,你就守不住了;你听到它的声音了,你又守不住,因为有欲望在勾引你……所以你必须要守住,咬咬牙,一抬腿离开那些欲望的现场,就结束了(明白了。師 父,这个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欲望和诱惑)对啊。举个简单例子,你在马路上看见一百块钱,人家掉在马路上了,你能做到一抬腿就走过去吗?你哪怕说“我今天要把它捡起来去交给别人”,你已经在心中种下这颗欲望了。真的有智慧的人,根本像看都没看到一样,就过去了(師 父,捡起来拿去fang生和看到连动都不动,一下子就过去了,哪一种境界高?)你说呢?我现在经常要考考你们(连动都不动,不理那一百块钱就走了)对了。这叫心不动,如如不动啊,那当然境界高了。动心了,然后再经过思想斗争,“我去fang生也是好的”“我去交给别人了”,就是说这一百块钱已经在你心中种下了欲望的根了(明白了)看都不要去看,想都不要去想,停都不要去停。就像很多男人一样,开着车看见女人,“哎哟,好看”,眼睛看一看。看了有什么好处?你得到什么了?(是啊)你骨头轻啊?你眼睛不看的话,菩 薩还给你记一功呢,说明你这个人很干净。你看了之后只有损功累德,没有增加你的功德,你白看,有什么好看的?(明白了)我举个简单例子,如果我们人类全部变成下一道,动物看动物,你说好看吗?(不好看)好了。讲得不好听,一群羊,这只羊长得丑一点,那只羊长得好看一点,这只羊如果多看那只羊一眼,你说有什么意思啊?(没有意思。明白了,谢谢師 父的慈悲开示)
師 父跟你们讲,物质世界一切都会成、住、坏、空,包括人和一切有生命现象、无生命现象的物质世界,均为空。比方说任何一个房子、车子,到了一定的时候,它就会慢慢地变坏,变得腐烂,变得没有用,慢慢地就会变成一个虚无世界,现在拥有的、曾经所拥有的物质,都会失去。就像我们人的感情一样,我们曾经对某一个人很有感情,但是随着物质的慢慢消失,我们就慢慢地变得对他沉默。我们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曾经照顾过我们,这是一个实实在在曾经有过的事物,但是随着人和事物的成、住、坏、空,最后失去。实际上让我们懂得,一切“有”到最后均是“无”,一切“无”又是从“有”开始,这就是《心经》中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看待人间的事物,他不会执著于某一个观点。他知道今天的有,可能孕育着下次的没有;今天的没有,可能孕育着再过些时候的拥有。在无形的世界中,认为有的,那是灵魂,因为它永远存在,哪怕你的肉体不工作了,哪怕你的气没了,你的灵魂还存在,所以灵魂是永存的。而物质世界的东西,都是暂时的拥有,它可以随着成、住、坏、空而消失。这个世界上,一切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物质实际上都在消失中,所以佛法界不把它们称作为“有”,而称为是暂时的,视为虚空。只有精神上的东西——灵魂,佛法界把它视为真有、真空。当你拥有了自己的灵魂,碰到事情都能够处理,来理解,能够解决心中的难题和困难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真空妙有。
视频开示1-22《原始的空性 拥有着本性》
--- 以上内容排版、视听资料处理等如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 薩和护法菩 薩原谅!请各位师兄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