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想做不后悔的事——无作;
一辈子想不说后悔的话——无言。
大道至简,大道致远,大道至理。
每个人都不想做后悔的事,但是谁都不知道,自己做了某件事以后会否使自己后悔。这就是人的智慧不足,般若不够。这就是菩 薩为什么让我们知因懂果。小心种因,你才不会尝受果报给你带来的痛苦。
欲望似火烧不尽,
天天燃烧众生心。
烦恼难受无人应,
只怨自己种的因。
因因得果,果从因来。
种因小心,结果开心。
种因随便,惡果立现。
得到是幸,失去是命。
用这样的心态在人间你就不会烦恼和忧愁。
有得是幸,无得是命。
该你的总是你的,不该是你的得到了都会担忧和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失去是苦,得到了也是苦。
做人就是修心。修心不是从外面修,是从内在修。学佛理,诵佛经,在生活上就要佛法化。
人心不足蛇吞象,
道德品质在下降。
修心学佛齐向上,
尽快消除惡业障。
佛法是一种教育,并非完全是宗教。佛法是一种使人积极向上、忘却烦恼的良药。
“戒定慧”就是佛法当中的经典。
“戒”这味药有点苦,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戒行严厉利于修”。
普度众生,舍去自我,舍去小家,才能换来大家的幸福。这就是大乘佛法的经典之处。
一个人看他的学佛根基是否成熟,就是要看他平时生活当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一个二十四小时都能守戒的人,说明他已戒在心中,必能成功。
“戒”是无上之本,学佛人的宝贝。守戒换来的是平安、法乐、没有争斗的快乐生活。
无争才能无斗,不贪才能不恨,心态不增才能不减。
爱得太深,伤得太痛。
恨得太深,堕落太快。
人有时被别人捧得很高,
人有时又被人压得很低。
捧高的时候人会轻飘飘,
压低的时候人会感到很痛苦。
所以学佛人必须修“宠辱不惊”,因为宠辱也都是一时的感受,过后让你想都想不起来了。
人伤我痛大悲心,
慈悲菩 薩观世音。
救度众生脱苦海,
彻悟人生离灾害。
2021年5月8日